《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大綱
王甯西 2020年10月
一、課程基本信息
1.課程編号:A109004B
2.課程類别:思想政治理論課
3.學時/學分:32學時/2學分(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實踐讨論8學時)
4.先修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5.适用專業:全校所有專業
二、課程教學目标
本課程通過學生在線學習,掌握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時代特征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相結合的曆史進程,明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曆史飛躍和兩大理論成果,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對當代中國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曆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和分析問題,堅定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課程教學内容和要求
導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6學時)
通過在線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内涵及其曆史進程,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掌握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準确理解它們的主要内容和曆史地位;了解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準确把握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内涵;明确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課時分配:6學時
序号(節) |
| 課程平台學習資料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課程介紹(2學時) | PPT | 理解 |
|
|
課程要求 | 理解 |
|
| ||
學習方法和教學安排 | 理解 |
|
| ||
2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發展(2學時) | 馬克思中國化的提出 | 掌握 |
|
|
馬克思中國化的科學内涵 | 掌握 |
|
| ||
馬克思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 重點 |
| ||
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學時)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主要内容、指導意義 | 掌握 | 重點 |
|
閱讀資料: 朱雲漢:《邁向21世紀的中國政治學》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治理》
重點難點問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内涵和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
毛澤東思想及其曆史地位(4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産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和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過的正确的理論思想和經驗總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理解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靈魂以及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
課時分配:4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1學時) | 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曆史條件 | 理解 |
|
|
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 | 理解 |
|
| ||
2 | 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靈魂(2學時) | 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 | 掌握 |
|
|
毛澤東思想的活動靈魂 |
| 重點 |
| ||
3 | 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1學時)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 | 掌握 | 重點 |
|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
| 重點 |
| ||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人民寶貴娥精神财富 |
| 重點 |
| ||
正确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 理解 |
|
|
閱讀資料:1、《中國共産黨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
2、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視頻資料:《走進毛澤東》
《毛澤東的激情》
《正道滄桑-35集》
重點難點問題
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曆史條件。
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2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正确理解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社會、以及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領會并掌握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必然性,同時把握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及經驗,深刻領會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課時分配:2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曆史經驗(1學時) | 适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改造的曆史經驗 | 掌握 | 重點 |
|
2 |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确立(1學時) |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論根據、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 掌握 | 重點 |
|
閱讀資料: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2、《革命的轉變和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視頻資料:《正道滄桑—17集》
《我們走在大路上—1、2、3、4集》
重點難點問題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确立的重大意義。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2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确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理論成果;掌握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正确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及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深入理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課時分配:2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1學時) |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正确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其他理論成果 | 掌握 | 重點 |
|
2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1學時)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經驗教訓 | 理解 | 理解 | 難點 |
閱讀資料:《論十大關系》
《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
《人的正确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視頻資料:《正道滄桑——28、28、30集》
《我們走在大路上—5、6、7、8》
重點難點問題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
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大意義。
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
第五章 鄧小平理論(2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掌握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内容,掌握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
課時分配:2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0.5學時) |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 | 理解 |
|
|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 |||||
2 |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内容(1學時) |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 | 掌握 | 重點 | 難點 |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内容 | |||||
3 | 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0.5學時) | 鄧小平理論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 掌握 | 重點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篇之作 | |||||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 |
閱讀資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切向前看》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視頻資料:《正道滄桑—32、33集》
《我們走在大路上——9、10、11、12》
《将改革進行到底——1、2集》
重點難點問題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社會曆史條件。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内容。
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
第六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内容,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
課時分配:2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0.5學時)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 | 理解 |
|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 | 理解 |
|
| ||
2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内容(1學時)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 | 掌握 | 重點 | 難點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
3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0.5學時)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續發展 | 掌握 | 重點 |
|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強大理論武器 |
閱讀資料:《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周年上的講話》
《在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
視頻資料:《正道滄桑—43集》
《我們走在大路上——13、14、15、16》
《将改革進行到底—3、4》
重點難點問題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曆史條件。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
第七章 科學發展觀(2學時)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好主要内容及其曆史地位。
課時分配:2學時
序号(節) |
| 知識點 | 要求 | 重點/難點 | |
1 |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0.5學時) |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 | 理解 |
|
|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 | 理解 |
|
| ||
2
|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和主要内容(1學時)
|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 | 掌握 | 重點 | 難點 |
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内容 | |||||
3 | 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續發展 |
|
|
|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 理解 |
|
|
閱讀資料:胡錦濤:《準确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習近平:《在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
視頻資料:《正道滄桑》44、45集
《我們走在大路上》17、18、19、20集
重點難點問題
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社會曆史條件。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和精神實質、
科學發展觀的的曆史地位。
四、建議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一)教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參考資料
1、《毛澤東選集》(1—4卷),1991年6月版,人民出版社。
2、《鄧小平文選》(1—3卷),1994年10月第2版,人民出版社。
3、《江澤民文選》(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曆史的軌迹——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謝春濤主編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7、《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8、《中國大趨勢》【美】約翰·奈斯比特
9、《當中國統治世界》》【英】馬丁·雅克
10、《治理中國》 》【美】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11、《舊制度與大革命》【法】托克維爾
12、《變革生活中的政治秩序》【美】亨廷頓
13、《高思在雲——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朱雲漢著
14、《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