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基本信息
姓 名 :唐娒嘉
職稱/職務:副教授
辦公地點:向陽辦公區2号樓
通訊地址:beat365官方网站 100044
電子郵件:mjtang@bjtu.edu.cn
所在系部:文化教育中心
個人簡曆
唐娒嘉,漢族,湖北襄陽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beat365官方网站文化教育中心副教授(破格晉升)。開設《中國現當代文學鑒賞》《大學語文》《寫作與溝通》等課程。
研究領域
1.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
2. 中國近代思想史;
3. 性别史、女性文學研究;
4. 日記、自傳研究
科研項目
1.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72批面上資助項目(已結題);
2.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22年度面上課題(已結題);
3.主持beat365人才基金項目(在研),在研
論文及著作
論文:
1.《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光明日報》(A刊)2022年12月12日;
2.《淡染胭脂一朵輕》,《光明日報》(A刊)2024年11月29日;
3.《叙述者金庸與作者金庸》,《光明日報》(A刊)2019年11月30日;
4.《張愛玲〈小團圓〉未刊始末及其晚期寫作危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人文權威、CSSCI、北核),2024年第1期;
5.《〈創造十年〉與郭沫若關于創造社曆史的自我辯護》,《安徽大學學報》(CSSCI、北核),2023年第4期;
6.《張愛玲〈小團圓〉計劃連載與出版事宜考辨》,《新文學史料》(CSSCI、北核)2023年第1期;
7.《趙清閣與〈無題集〉》,《讀書》(CSSCI、AMI核心),2024年第9期。
8.《20世紀30年代社會媒介的摩登女性想像》,《婦女研究論叢》(CSSCI、北核)2017年第5期;
9. 《讓“可信“的人更“可愛”》,《讀書》(CSSCI、AMI核心)2021年第10期;
10.《“講好中國故事”與現實主義題材的突破》,《中國社會科學報》(權威報紙),2023年9月25日;
11.《閱讀史視域下胡适的觀念視野與文學革命“前史”——作為“思想草稿”的〈胡适留學日記〉》,刊于《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CSSCI集刊)2020年第1輯,并收入張劍主編《多元視角下的日記研究》,鳳凰出版社,2021年7月;
12.《反抗複古與道德危機:陳衡哲自傳與現代知識女性的自我建構》,《現代傳記研究》(CSSCI集刊)2021年第17輯;
13.《“慢綜藝”的文化管窺與心理探源》,《當代電視》(CSSCI擴展、AMI擴展)2019年第9期;
14. 《從抽象的“山水”到懷舊的深掘:馮至思想轉變的一種解讀》,《武漢科技大學學報》(AMI核心)2019年第5期;
15.《抒情的史詩與孤絕的詩史——評戲劇〈杜甫〉》,《戲劇文學》(北核、AMI擴展)2019年第10期;
16.《衆聲喧嘩背後:五四女作家的娜拉書寫》,《中華女子學院學報》(AMI擴展)2019年第2期;
17.《〈中國機長〉:危機下的叙事困境》,刊于《中國作家》(北核)2019年第11期;
18.《從〈歸娶記〉看胡适的婚禮與婚戀觀》,《傳記文學》(台灣)2022年第8、9号;
19.《“芥蒂”與“成全”:胡适與熊式一關系考》,《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24年第1期;
20.《抗戰生活中的感覺心境——重釋蕭紅短篇小說集〈曠野的呼喊〉》,《女作家學刊》,2022年第3輯;
21.《〈巨流河〉:回憶詩學視域下“戰争、成長與流亡”的三重變奏》,《粵海風》2019年第5期;
22.《“五四”後北京大學“學生自治”問題考察——以〈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為例》,《雲夢學刊》(AMI入庫)2017年第1期;
23.《戰時知識分子的“歧路彷徨”與張恨水的道德理想——以〈八十一夢〉〈魍魉世界〉〈傲霜花〉為中心》,《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24.《“平淡而近自然”:張愛玲後期中短篇小說風格論》,《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
25.《胡适形象的自我建構與他者叙述——以〈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言集〉為中心》,《濱州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著作:
過渡之舟:《胡适留學日記》研究[M],個人獨著,鳳凰出版社,2022年8月。
獲獎榮譽
1.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6學年);
2.北京市人文知識競賽一等獎(2013年)、華北五省人文知識競賽一等獎(2013年);
3.北京大學2019-2020、2020-2021、2021-2022學年校長獎學金;
4.北京大學2015-2016學年、2019-2020學年優秀科研獎;
5.北京大學2016-2017學年三好學生标兵、北京大學2018-2019學年三好學生;
6.北京大學2018年優秀畢業生;
7.北京大學2018-2019學年戴德梁行獎學金;
8.北京大學2019-2020學年廖凱原獎學金;
9.北京市2019、2020、2021年高考語文優秀閱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