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基本信息
姓 名 :劉秀萍
職稱/職務: 教授
碩導/博導:博導
辦公地點:向陽辦公區2号樓
通訊地址:beat365官方网站100044
電子郵件:xpliu@bjtu.edu.cn
所在系部:beat365研究生思政課教研部
個人簡曆
劉秀萍,1966年生。漢族,籍貫山西,199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同年到beat365任教。2008年晉升教授,2009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
研究領域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科研項目
1.201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關系再考察——《神聖家族》文本學研究》,主持
2.2011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馬克思與黑格爾、費爾巴哈關系再考察》,主持
3. 201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主持
4. 2016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系的文本學研究》,主持
5.2023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馬克思思想發展與近代法國政治革命關系研究》,主持
論文及著作
論文:
1.《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價值觀念》,《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2期。
2.《“異化勞動學說”對“人本學”的超越》,《哲學動态》,2010年第7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2010-11。
3.《〈穆勒評注〉再探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甯主義》轉載 2011年第9期。
4.《貨币是人的“異己的中介”》《光明日報》理論·學術, 2011年7月19日。
5.《從“勞動異化論”到“社會關系異化論”——“巴黎時期”馬克思異化觀的發展》,《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10期。
6.《重新理解馬克思對共産主義的“人學”論證——<巴黎手稿>思想再辨析》《哲學研究》,2011年第12期。
7.《馬克思是如何通過黑格爾完成思想建構的?——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哲學動态》2011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轉載2012年第1期。
8.《私有财産關系的起源、表現及其社會後果——馬克思“巴黎時期”思想再探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3期。
9.《馬克思“巴黎手稿”的文獻學問題再探究(上)》,《河北學刊》,2013年第5期。
10.《馬克思“巴黎手稿”的文獻學問題再探究(下)》,《河北學刊》,2013年第6期。
11.《〈資本論〉著述原貌的文獻學還原》,《光明日報》,2013年8月27日。
12.《如何理解工人階級的現實處境及其鬥争策略?——重溫恩格斯關于“廢除谷物法”和“實行十小時工作日”問題的思路》,《理論視野》,2014年第3期。
13.《“巴黎手稿”與現時代》,《哲學動态》,2014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甯主義》轉載 2014年第10期。
14.《德育的“大視野”與“小方法”》,《北京教育》,2015年第3期。
15.《财産關系為什麼會成為理解現代社會的“斯芬克斯之謎”?——重溫〈神聖家族〉對〈普魯東〉的分析和評判》,《天津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
16.《人權與“自由人性”——重溫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的論述及其意義》,《理論視野》,2015年第11期。
17.《重溫〈神聖家族〉對〈普魯東〉的分析和評判》,《現代哲學》,2016年第1期。
18.《青年黑格爾派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是在什麼地方失足的?》,《山東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
19.《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唯物主義——重新理解<神聖家族>對唯物主義史的梳理》,《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年第4期。
20.《法國大革命與馬克思思想的變革》,《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11期。
21.《當前關于“四個全面”研究綜述》,第二作者,beat365學報,2017年第1期。
22.《〈巴黎手稿〉的人本思想與現實啟示》,第二作者,社會科學家,2017年第6期。
23.《國家治理視域下的結構性轉型與體制變革》,第二作者,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24.《思辨哲學與“巴黎的秘密”——神聖家族解讀》,《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5期。
25.《重新辨析馬克思對“猶太人問題”的解答——〈從論猶太人問題〉到〈神聖家族〉》,《哲學動态》,2019年第7期。
26.《“宗教的秘密”與人的“救贖”——〈神聖家族〉對一個普通女人命運的思考和透視》,《四川大學學報》,2019年第6期。
27.《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曆程與基本經驗》,第二作者,理論導刊,2019第8期。
28.《馬克思對“思辨哲學”的結構性解析——以<神聖家族>中有關<巴黎的秘密>的評論為例》,《山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 ,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20、5轉載。
29.《關于“四個自信”研究的回眸與展望》,第二作者,《beat365學報》,2020年第2期。
30.《恩格斯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轉向”》,光明日報,2020、7、6。
31.《作為“階級”存在的工人:命運及其解放——重讀〈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年第4期。
32.《透析“工人階級狀況”的經典著作——再讀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理論視野》,2020年第8期。
33.《恩格斯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轉向”中的作用》,《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10期。
34.《〈神聖家族〉與恩格斯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天津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
35.《馬克思“感性—對象性”概念的理論探源及其存在論革命意蘊》,第二作者,理論月刊,2020年第11期。
36.《全面理解〈共産黨宣言〉對資本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山東社會科學》,2021年第7期。
37.《重溫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各種“非科學”形态的批判——基于〈共産黨宣言〉的考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年第1期。
38.《beat365發展關鍵在提質》,《光明日報》評論版2022年4月15日。
39.《早期馬克思“感性”概念的現象學闡釋及其哲學變革意蘊》,《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2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22年12期轉載。
40.《揮翰染墨呈現哲學之思》,《光明日報》光明書話,2023年2月16日。
41.《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探析青年馬克思的四重批判思想》,第二作者,《beat365學報》,2023年第2期。
42.《何以走出人的需要異化之途?——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文本》,第二作者,《理論視野》,2023年第6 期。
43.《作為現代化新型實現方式的“中國式現代化”》,《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23年第6期。
44.《對象性視域下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論析》,第二作者,《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4年第4期。
45.《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研究現狀與展望》,第二作者,《beat365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2期。
著作:
1.《自然辯證法新編》,參編,beat365出版社,2011。
2.《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思想的剝離與鍛造——〈神聖家族〉文本釋讀》,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4.《馬克思論哲學與社會發展——輯錄并手書》,獨編寫,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5.《同一與差異——從文本出發探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系”》,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獲獎榮譽
1.北京市高教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第六次優秀高等教育論評獎活動優秀論文一等獎,2009
2.beat365優秀教師,2012
3.第十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9
4.第六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9
5.第十六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21
6.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