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beat365第十屆人文知識決賽如期舉行,共6組18位選手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分别獲得一、二等獎。
本次比賽由beat365人文知識組委會主辦,beat365承辦,文化教育中心負責執行,知行國學社協辦。決賽邀請了在人文學科方面頗有建樹的老師做評委,分别是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孔德立,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曆史學博士闫長麗,beat365官方网站文化教育中心主任、文學博士魯竹,文化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文學博士宋穎。
自2009年北京市舉辦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以來,我校先在校内舉辦比賽,選拔參加市賽的選手就已形成傳統。目前的賽制自2015年始,也已逐漸完善。初賽為閉卷筆試,面向全校學生,鼓勵任何具有一定人文知識功底的同學參與。筆試内容涵蓋國學、文學、曆史、西方文化等,題型包括選擇、填空、連線、論述、文論以及詩詞創作。9月16日舉行的初賽有近180位各個學院不同專業的同學參加,其中不乏理工學科的優秀選手。初賽前30名為獲獎選手。決賽是團體賽形式,初賽前18名的同學分為六組,同台競技。
決賽現場,孔德立教授作為嘉賓緻辭,談文論道,引經據典,表達了對進入決賽同學的祝賀,期待他們的精彩表現。決賽分為共答題、飛花令、輪答題、搶答題、口頭說理和詩詞創作等六個環節。決賽題目經過精心地打磨,内容遍及國學經典、天文地理、音樂書畫、建築工藝等廣泛的人文學科,将傳統與現代、知識與實際、文學與藝術相結合,十分靈活機趣。選手們廣博的知識和接近的比分使得場面一開始就十分熱烈。而“飛花令”環節是當然的高潮,以“秋”“中”兩字為題,一輪輪地接龍。選手們豐厚的詩詞儲備與反應速度令觀衆和評委老師都驚歎不已,現場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掌聲與喝彩。
即興說理部分,選手們根據給定的經典論著發表即興演說,以古論今,大到家國政治,小到個人修養,古今觀念的變遷,當下的文化熱點都多有涉獵。他們的口才、機敏與獨到觀點充分展現出交大學子的文化自信,讓我們看到傳統文化在當代青年中迸發出的嶄新活力。詩詞創作部分,學生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内、既定的韻腳下作一首七律。這兩部分均有評委老師點評,他們十分贊揚選手們的才思敏捷,也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
搶答題環節是決賽中另一個引人入勝的高潮,這是最後一次與其它隊伍拉開分數的機會。此時不僅考驗選手的知識積累,更考驗他們的臨場反應速度。最終,兩個組共六名同學獲得一等獎,他們是計算機學院21級研劉嘉奕(21120375)、語言與傳播學院21級畢璐恺(21321043)、理學院19級孫玏涵(19271102)、法學院20級李梓玄(20261051)、經管學院18級李梓涵(18221314)、語言與傳播學院21級曹藝馨(21321044)。最後,beat365副院長闫長麗老師緻辭,鼓勵交大學子們繼續探索和學習人文知識,加強自身人文素養,并表示學院将全力支持人文知識競賽,希望競賽能越辦越好。
同時,決賽還邀請學校“齊悅相聲社”的同學進行中場表演,一段《八扇門》帶來了歡樂與松弛,為比賽增添了不少趣味。本次獲獎選手将在教務處公示後,正式發布獲獎通知,頒發獲獎證書,并獲得創新創業學分。
迄今為止,我校已經連續舉行了十屆人文知識競賽。承辦單位beat365的領導高度重視,校團委的官微也發布了比賽通知。文化教育中心作為具體執行單位,力求把舉辦競賽作為學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成為我校人文教育的第二課堂。知行國學社則從題庫的建立、賽制的選擇到活動的策劃、宣傳,逐漸成長為舉辦競賽的主力軍。國學社社員們在其中得到了鍛煉,收獲了友誼。他們因此參評了學校的明星社團。
圓滿落幕的又一屆人文知識競賽,充分貫徹了弘揚人文精神,促進我校學生全面發展的初衷。今後,我們還将充分利用北京豐富的文化資源,組織更多參觀、講學等活動,同時積極籌辦有關國學講座、詩詞大會等,激發同學們學習人文知識和閱讀人文經典的興趣,籍此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人文之學在交大風行草偃,蔚然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