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學院部分教師在學院黨委書記孫冬梅和院長高正禮的帶領下,于2024年7月16日至21日赴黑龍江參加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研修活動。本期研修由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黑龍江大學)承辦,以“多彩龍江·向北開放”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研學,旨在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動建設“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
在7天的研修之旅中,學院教師同來自全國5省5所高校的127名思政課教師一道前往哈爾濱市區、雙城區、牡丹江市、綏芬河市等地。途中既有紅色精神洗禮,也有産業振興考察,還有曆史文化體驗,研修教師親曆了一個創新發展的“多彩龍江”,實地體會到龍江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四個堅持”、實現“五個要發展”、做好“三篇大文章”的行動舉措,深切感受龍江人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堅定決心和強勁态勢。
一、理論研學:思想引領龍江振興發展
開班儀式上,學院黨委書記孫冬梅表示此次研學活動不僅能幫助大家開闊國際視野、曆史視野和實踐視野,深化對當前世情、國情與黨情的認識,更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有助于厚植愛國情懷,以豐富案例激勵思政教師将理論講深講透,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研修活動的理論教學環節内容豐富、講解深入。黑龍江大學beat365副院長文記東教授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為主題作了深入解讀,詳細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文教授的報告引發了學院教師的積極讨論,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黑龍江大學beat365副院長張雲貴教授則以《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為題,講解了東北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戰略支撐作用、龍江向北開放新高地的曆史定位和艱巨使命。張雲貴教授從曆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分析了黑龍江省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強調了龍江振興的重大意義。
此外,學院教師還集體參觀了黑龍江大學博物館。館長臧偉強向教師們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艱辛曆程,通過豐富的圖片、圖書、期刊、物件等展示了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堅定信念和崇高精神。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對黑龍江的優勢特色及龍江思政教育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表示要立足紅色文化和新時代偉大成講好講活思政課。
二、實踐感悟:紅色傳承引領向北開放
(一)企業變革,創新見證
在實踐教學環節,學院教師先後參觀了雙城區的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飛鶴(哈爾濱)乳業有限公司。通過實地考察,大家親眼見證了“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在龍江大地上的深刻烙印,深入了解了這些企業在生産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突破以及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卓越成就。學院教師對龍江經濟從“老字号”企業的轉型升級,到“新字号”企業的蓬勃興起,再到“原字号”資源的深度挖掘與利用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路徑有了直觀深刻的感受。
(二)邊境探索,文化交流
在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一行人開啟了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探索之旅,深刻體會到中俄兩國文化相互交織的魅力。通過豐富的展覽、互動體驗及文化交流,學院教師對中俄文化交流的深厚曆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黑龍江依托中俄邊境大省及東北亞核心區域的獨特地理優勢,不斷深化中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構建以俄羅斯及東北亞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
(三)紅色傳承,精神洗禮
研修過程中,教師團隊分别參觀了黑龍江三五國防文化博物館和第四野戰軍紀念館,通過珍貴的文物、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講解,仿佛穿越時空,與那些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奮鬥的先輩們展開時空對話。在趙一曼烈士陵園、中共六大曆史資料館、中東鐵路記憶館等地,大家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精神洗禮,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們為革命事業披肝瀝膽、矢志不渝的熾熱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講。此次研修正是對這一精神的踐行與貫徹,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大家深刻體會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龍江的生動實踐,為未來的思政課教學改革和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案例和良好的實踐積累。學院教師也紛紛表示要以此為契機,将此次研修的寶貴收獲轉化為課堂的生動素材,将自身感受、感知、感悟帶進課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創新的方法,為培養新時代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撰稿:李家瑞 王吉平